我不要生活在社会底层,任人宰割
--- Tips:点击上方蓝色【大家】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---
前不久,看到很多人转发一篇署名文章《做好普通人》(《人民日报》2015年3月23日第24版),点击了链接,想这篇小短文,在每天多过烟海的信息潮水里能引人留意,必是有原因的。文章的行文表面看来并不咄咄逼人,它用徐缓的讲述在提示人们:“要有自知之明”,世间存在“一种基本的精神”,那就是要“聚精会神地投入,有所为有所不为地获得”。
此文要说的话直白又决断:要甘心做个普通人。
(资料图:《平凡的世界》剧照)
【现实或者可以更好】
文章以前段播出的电视剧《平凡的世界》为例,说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成功,它的“结局偏于悲剧”,尽管如此,“人们还是爱他,就像爱所有故事里悲剧的英雄”。
很快有人仅就成功与失败来反驳这篇文字,指出短文作者并没有认真读过路遥的小说《平凡的世界》,小说中主人公的所有抗争,恰恰是不甘心去做一个普通人。
可我更想说的是,被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人物所感染,不等于要身体力行真去做一个悲剧人物,常常恰好相反,不甘于命运也许更符合人的本性。
哪个在平日里总在会见伟人?我们自己,我们经常接触的当然都是普通人。当一个在偏远地方的综合性大学里学戏剧影视的大学生对我说:将来我会有一部自己的电影。我们不一定从此就开始等待他去兑现那部还缥缈遥远的影片,而是更看重一个年轻人在这一刻里的状态,毕竟有向往才有可能。
如果能有耐心去接触和了解普通的人们,会发现他们每一个都可能埋藏着不普通的心。
我也没读过路遥的小说《平凡的世界》,它刚面市的年代正是门窗洞开,各种思潮文体猛力如台风吹进来的年代,更多读书人的感觉是各种各样外来的著作多得眼花缭乱,读不过来,实在是封锁紧闭得太久。卡尔维诺和马尔克斯和罗伯•格里耶,我都是在80年代初快速翻过他们。
大家在读书,路遥在埋头写书,他的《平凡的世界》刚出版不久,就有批评家说这是一个“落伍”作家的“落伍”作品。可以查询到,这部小说1982年开始动笔,那时候的路遥已经是一位专业作家,按成败论英雄,应该说当时的他已经不是个平凡的人了,他以不平凡人的身份在小说里追忆平凡人的故事。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部出版时间是1986年,后面的两部陆续出版在1988年和1989年,他写下100万字的三大本书,应该依据着非同一般的原动力,一个曾经的平凡人要说说不甘平凡的故事。
真正平凡的写作者太多了,他可能写满了一摞练习本,却无处发表,也没人知道他是谁。听过一个人写诗的故事,他喜爱写诗,写了很多,最后自己出钱印成诗集,受印刷厂起印数限制,他拉回很多自己的书,最后没有送出去几本,只好都堆在床铺下面,他每天在自己的诗集上面睡觉。这才是普通人的故事,而这样的故事经常因为主人公太普通,很难被传播开。
曾经连续五年,我对新入学的大一新生做过最喜爱图书的调查,《平凡的世界》在每一年都是最多人提到的。刚看到一篇文章中说,这本书是多年来在大学和军营里被借阅最多的书(高建群《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地球上行走——我认识的路遥》,2015年3月20日《南方周末》)。
来自底层的大学生们,千辛万苦考进了大学,如果他们读到高大上的《人民日报》发表的这篇《做好普通人》,心里涌起的直觉会是什么?
中国各城市飞机场的书店里,多年来占据最显要位置的都是成功学演讲,人们也早习惯了书店里长期摆满书架的厚黑学和名人传记。忽然有人说要甘心做个普通人,这声音好意外又好异样,就像书店里忽然间满架都摆出同一本描写失败者的书。
【上升的空间还在吗】
不甘于眼前的现实,想获得更好的人生,这应该是没有错的,特别是出自普通人家的普通青年。
一位大四学生对我说,他决定考研了。就我对他的了解,心里很想劝他直接去工作,但是还是先听他讲讲理由:他们全家人都支持他抓紧时间,背书考研,包括不识字的奶奶。原来,他们邻居家有个男孩,大学毕业后读了研,研究生毕业考取公务员,现在找到了很好的女朋友,在广州有了稳定的工作。听他描述邻居男孩,好像窥探到一个年轻又幸福的小家庭,好想他讲述的已经是他自己的生活了。
这是一大家人的愿望,他还很年轻,这是他仅有的资本,该给他去努力一下试试,这个普通人家的孩子,他父母多年外出打工,他们在城市制衣厂里踩衣车。
普通人的内心常常更急迫地需要支撑,他需要看得见他的头顶上,不是压了一块已经封死了的坚固的混凝土板。像这个一心考研的学生,刚过二十一岁,哪怕他最后考研不成,他去找一份工作,到五十岁,按中国人的老说法,到“知天命”的时候,他能有底气地说自己年轻时候努力过。
按上面的引文里说,《平凡的世界》在大学和兵营里始终保持很高的借阅率,它的读者和《做好普通人》所劝诫的大约是同一拨人。而就业的困扰让今天的大学生成了弱势群体,焦虑,不自信,看不到未来,使他们常常表现出畏缩和退守的心态,这个时候,很多人内心里渴望有人对他喊一声,哪怕一句空洞的鼓励。
当然他可以从自身获得力量,但是他们从小获得的教育是听话背书,整齐入队列和深藏自己的想法,到了成年,再按住他砰砰跳的心对他说:你的一生本该如此,你要甘心现状,要有自知之明,不能有非分之想,要像《做好普通人》里所说,“爱所有故事里悲剧的英雄,爱不肯过江东的项羽”。
可他凭什么要你爱自己所不爱,而不能爱自己所爱。
我的一个学生在作业里说过:我不要生活在社会底层,任人宰割。
近来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被推崇,其中有个尽人皆知的旧俗“婴儿抓周”,把什么也不懂的婴儿放在事先有选择的物件当中,看他最先抓什么,根据他无意识拿到的物件去预测婴儿的未来:或读书,或务农,或经商。
如果这时候,对着正紧盯抓周结果的婴儿父母说,你要有自知之明,你要知道历史上有很多悲剧英雄,有个不肯过江东的项羽。试试看,不被那父母责难才怪。
【断了谁的念头】
去年底,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位年轻的老师,她在大学毕业后,回到自己读书的乡村小学做了老师,她回到了原点。她说:我站在曾经老师教我的地方教00后的学生,农村条件好了不少,但是感觉孩子还是一样的命运……
很可能她的村里人会私下议论说,这书是不是白读了。可议论者不可能看到的是这个回乡的老师外出读书四年以后的变化,她的内心不再是村里人的内心。
我熟悉好几个湖北女孩,女生从湖北乡下考出来很不容易,要非常“聚精会神的投入”。
一个学生曾经发邮件给我说:
“我不喜欢这个复杂的社会,不是逃避什么,而是真的不喜欢。如果让我去社会上奋斗、去竞争,我也有这个能力,可我就是不喜欢这样的生活,真真切切的不喜欢。可是不是不喜欢就可以不要,人生就是这么无奈。理想什么的好像很遥远,我只是想要选择一个不那么让我难过的生活罢了。
理想是不是装在心里骗自己的呢?不是我懦弱,可我就是没有勇气去捍卫我的理想。
成长不过是不断的妥协,不断的退让。也许有一天我们自己都没办法接受那样的自己了该怎么办?不敢去想象未来的自己,不敢去想将来回忆起来该是怎样的感觉。这一刻,我真的好怕选择。”
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,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,它看似不大,却断喝了无数无数人的念想。他冷冷地提醒你:要“有自知之明”,要“有对自我价值的恰当肯定”,“不以成败论英雄,明白平平淡淡和庸庸碌碌不是一回事”。
我相信写下这样文字的人,意在让已经只能普通的人从心里彻底断绝了任何非分之想,不要三心二意,不可左顾右盼,只要全身心地去“劳动”,从中得自然会得到你该得到的“尊严”,这应该只能是出自圣人的说辞吧。很多大学生刚找到一份工作,每月的实习工资不足一千元,他想的最多的是要租房要吃饭,他实在太普通,尊严还离得很远很远。
有一次,一个学生跟我争论下面这段话,它来自“作业本”的微博。学生说这叫什么话呀,很不好,很不正能量。看看“作业本”说的和《做好普通人》有区别吗:
你要去习惯这种毫无希望的生活,并允许自己碌碌无为。不必有什么崇高理想,也不必去改变什么世界,轻轻松松度过这一生,命运这东西你不用懂。这日子过一天便少一天,你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……
【作者文章推荐】
更多作者文章,请在对话界面输入“@作者名”调取。
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《大家》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,版权合作请联系:ipress@foxmail.com
点击↙↙↙【阅读原文】查看作者更多章。